网上科普有关“如何认定聚众斗殴罪中的中止犯罪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认定聚众斗殴罪中的中止犯罪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法律分析:聚众斗殴中中止犯罪的认定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1 、时间条件: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包括犯罪预备阶段、实行阶段。
2、主观条件:中止的自动性。必须是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包括两种情况:
(1)自动放弃犯罪 ,是指犯罪分子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主动放弃犯罪意图,停止着手实施犯罪 ,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之后,犯罪结果发生之前,主动放弃继续犯罪 ,中止犯罪行为。
(2)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指犯罪人在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后,犯罪结果发生之前 ,主动放弃继续犯罪,并主动采取措施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二百九十二条 聚众斗殴的 ,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 ,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 、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怎么区分
犯罪中止的构成条件是:发生在犯罪的过程中 ,不能在犯罪过程开始前,或犯罪完成后。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结果上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 ,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 、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
对于中止犯 ,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1、发生的时间不同。
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 ,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 ,均能构成犯罪中止 。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
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 ,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 。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
3 、行为结果不同。
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 ,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 。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还要求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
4、刑事责任不同 。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 ,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 ,应当减轻处罚。对中止犯的处罚轻于未遂犯,其目的是鼓励犯罪分子不要把犯罪行为进行下去,从而有效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免遭犯罪的侵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 ,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
关于“如何认定聚众斗殴罪中的中止犯罪”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含雪]投稿,不代表佳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ljlhy.cn/cshi/202507-44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佳连号的签约作者“含雪”!
希望本篇文章《如何认定聚众斗殴罪中的中止犯罪》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佳连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如何认定聚众斗殴罪中的中止犯罪”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认定聚众斗殴罪中的中止犯罪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