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商业贿赂罪如何认定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商业贿赂罪如何认定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商业贿赂犯罪涉及刑法规定的八种罪名 ,其从危害程度区分,存在违法和犯罪两个层次,分别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 、刑事责任 。那么商业贿赂罪如何认定呢?其构成要件又有哪些?今天 ,我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详情请看下文介绍,希望能解答您的疑问。
商业贿赂罪如何认定
一、商业贿赂犯罪主体
商业贿赂包括行贿和受贿,是由行贿与受贿双方相互勾结成立的犯罪 ,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双向行为,其犯罪主体相应的也包括行贿罪主体和受贿罪主体。
1、商业行贿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给予公司 、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的都可构成商业行贿罪 。在商业行贿中,如果提供贿赂是以经营者法人单位的名义,执行的是该法人的意志 ,则应由该法人承担责任,成为商业行贿罪的主体。如果经营者的代理人为了个人多推销商品或拉回货源,以自己的名义 ,自己以各种手段行贿,代理人个人是行贿罪主体。
2、商业受贿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新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六)将其扩大到公司 、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这表明在实践中如其主体只是公司、企业工作人员 ,尚不足以涵盖社会生活中实际发生的商业受贿行为主体范围,如在医疗、教育、工程建筑 、产权交易等领域的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收受回扣,本质上也是商业贿赂行为,原刑法对之规定并不明确 ,无法对其工作人员的危害行为作处罚,影响到对这类行为的打击效果。所以,只有国家工作人员、公司企业人员、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这三类人员才能共同构成受贿犯罪的自然人主体的完整外延。因此立法上将商业受贿犯罪的主体范围予以一定程度拓宽 ,使其涵盖面趋向全面性 、完整性,体现了我国刑事法律关于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的进步。
二、商业贿赂犯罪的主观方面
商业贿赂犯罪的主观方面应该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积极追求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同时 ,本罪的行为人应当具有索取或者收受贿赂,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目的。“为他人谋取利益”以此作为向他人的回报,至于谋取的利益是否实现 ,利益是否正当,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即既包括他人应当得到的利益 ,也包括他人不应当得到的不当利益;既包括已为他人谋取的利益,也包括意图谋取或者正在谋取,但尚未谋取到的利益。但如果行为人确实没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意图、承诺和事实,不构成该罪 。
“为他人谋取利益 ”是立法规定的商业受贿犯罪的构成要件 ,由于商业贿赂主要侵犯的是公平的市场交易秩序,而受贿行为是否侵犯了这种法益,关键在于收受财物行为是否与其已经实施的 、正在实施的、将来实施的或许诺实施的职务行为之间具有对价关系 ,因此,刑法条文在“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之后,添加了“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 ,旨在说明行为人收受的财物与其具体职务行为之间具有对价关系。
三、商业贿赂犯罪客体
商业贿赂所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它所侵犯的不仅是商品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同时还侵犯了市场经济中公司 、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不可收买性与廉洁性。
市场竞争是一种以公平竞争为主导的经济 ,通过商业贿赂达到获得利益的目的,必然会通过破坏公平竞争的交易秩序,进一步破坏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 ,在依合同行使职权的同时,就有义务廉洁奉公,严守法纪,努力为所在单位工作 ,并有权获得合理合法的劳动报酬。职权不得滥用,更不能作为某些人暗中交易的筹码,谋取私利 ,贪赃枉法。显然,贿赂行为又侵犯了公司 、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廉洁性 。
四、商业贿赂犯罪的客观方面
1、商业行贿罪的客观方面是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但不包括回扣 、手续费。
2、商业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及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 ,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行为 。
五 、注意事项
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是指行为人自己主管、经手或者参与某种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业务的便利条件 ,是行为人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
1关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间接受贿是否构成犯罪问题。公司的董事 、监事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地位形成的左右、影响被利用者利益的制约关系,通过公司企业的其他人员或公司企业以外的人员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利,自己索贿或受贿 ,是间接受贿。这种情况司法解释至今未有明确规定,因此依据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就不能类推为本罪 。
2关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人员受贿罪是否要把“利用职务之便”作为必要的条件。这在我国刑法学界一直有争论。我认为:就受贿人来说 ,之所以能够索取或者收受他人的财物,是因为他所享有的职权或者所处的地位能够对行贿人的某种需要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就行贿人来说,之所以要送财物给行为人 ,是因为需要通过行为人手中的权力的行使来获得某种利益 。可见,行贿与受贿人双方各取所需的基础就在于行为人具有一定的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即本质是权钱交易。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 、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 ,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1间接型利益贿赂的性质认定与数额计算
间接型利益贿赂,意指行贿方付出了金钱等财产,但仍然没有直接交付受贿方 ,而是将金钱等财产周转成通过其他载体表现的现实利益或者享受资格。由于利益型贿赂具有间接性 、周转性、隐蔽性、复杂性的特征,是否完全符合《意见》规定的“可以用金钱计算数额的财产性利益”以及如何认定“实际支付的资费”,实践中有一定困难。
(—)礼券 。礼券等财产性利益是否属于商业贿赂范围以及如何计算贿赂数额 ,应当区分情况分别认定。
第一,应当从受贿人是否得到行贿人所付出的财产利益角度来考虑。有些商业行贿人所付出的财产性利益并没有完全为受贿人所得到,缺失部分不能以商业贿赂犯罪论处 。某些礼券虽然在载体表面上标价为1000元 ,行贿人也确实付出了1000元来购买该礼券,但其使用伴有特定限制,例如,不可参与商家整体打折等优惠活动 ,相对于用现金或信用卡支付消费的客户来说,实际上也许只能够享受到不到1000元的货物或者服务,故在计算商业贿赂数额时 ,应当将没有现实获取的利益进行相应扣除。
第二,能够确定市场价值的财产性利益,可以认定为贿赂。例如 ,交通卡、一卡通等礼券,其市场价值明确具有可计算性,直接可以按照礼券内预先充值的价格认定商业贿赂数额。对于司法机关难以明确认定市场价值的礼券 ,笔者建议在司法行政机关内部设立专门机构,为司法机关计算特定财产性利益商业贿赂形式的市场价格 。引入以专门机构为核心的价格评估机制,不仅能够为涉嫌商业贿赂犯罪的被告人提供实质性的法律技术保障 ,而且能够为司法机关认定商业贿赂以及计算犯罪数额提供重要参考。
第三,必须正确分析礼尚往来的本质。正常礼尚往来赠送的小额礼券不应认定为商业贿赂,相关数额应当予以扣除 。但是,有的行为人向交易对方提供“中奖月饼 ”(精美月饼礼盒 ,内附预先设定的豪宅礼券 、进口汽车礼券或高档酒店消费卡等奖品),以庆祝佳节名义掩盖商业贿赂实质的,由于此类财产性利益已经远远超越礼尚往来、节日馈赠的界限 ,礼券数额确定,完全为受贿人享有,属于商业贿赂。
(二)免费旅游、免费装修 、提供学费等形式的利益资助。《意见》将免费旅游界定为商业贿赂 ,并不意味着与免费旅游相关的所有费用一概认定为商业贿赂犯罪数额 。第一,行贿人出资购买全程往返机票、酒店食宿费用、旅游景点门票,受贿人单独享有旅游服务的 ,属于个人全部取得的财产性利益,应当认定为贿赂。第二,在行贿人陪同受贿人旅游的情况下 ,如果没有证据确定受贿人在旅游中财产性支出比例,就不能将该次旅游认定为贿赂。如果有证据证明旅游中的某项费用主要或完全由行贿人支付,可以认定为贿赂 。目前实践中出现的行贿人与受贿人共同出游,以推定平分旅游费用方式计算受贿额 ,从严厉惩治商业贿赂犯罪角度而言是必要的,但在证据层面显然存在瑕疵。笔者主张,应当按照证据表明的受贿人实际得到的服务费用计算商业贿赂犯罪数额。第三 ,家属 、情妇(夫)等特定关系人与受贿人一同享受他人提供的旅游消费的,应当将共同享受旅游的消费数额视为商业受贿人个人享有的财产性利益,全部计入商业贿赂犯罪数额 。
(三)性贿赂。惩治商业贿赂犯罪专项工作面对的另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处理性贿赂。笔者认为 ,《意见》将商业贿赂范围拓展至“可以用金钱计算数额的财产性利益”之后,司法机关应当运用刑法自身具备的解释功能解决性贿赂的实践难题。
如果进行静态的文义解释,性本身属于非财产性的 ,显然无法纳入商业贿赂范围 。性贿赂虽然有请托人给付金钱的特点,但对于受托人而言根本未曾接受任何金钱或财产利益。然而,当我们以更为广阔的视角考察性贿赂 ,就不难发现性贿赂与免费旅游等请托人资助受托人的行为具有相同的刑法意义。司法实践中的性贿赂大多是行贿人支付钱款雇佣他人提供性服务,以使受托人在权力运作过程中为其谋取利益 。在金钱———性贿赂———谋取利益的整个行为流程内部,权钱交易的本质完全没有变化:行贿人付出的是金钱,得到的是受托人通过职务行为赋予的交易机会;受贿人付出的是利用职务便利后的帮助行为 ,得到的是请托人提供的以一定金钱为代价的性服务。对于请托人代替受托人支付性服务、包养情妇(情夫)费用的,更属于直接权钱交易的典型贿赂。
实践中有的单位的女性职员,为了占有具有稀缺性的商业交易机会而在本单位获得职务提升或者高额业务提成 ,主动向相对方投怀送抱,由于请托人付出性贿赂不属于财产利益型的传统不正当竞争方式,没有金钱依托 ,而是本人对身体的非道德性处分,本质上是权色交易而非权钱交易,故在法益实质解释层面不具有以商业贿赂犯罪进行刑法介入的正当性 。请托人谋取的不正当利益或者受托人为其谋取的利益构成经济犯罪或者渎职犯罪的 ,可以其他罪名追究刑事责任,不应通过商业贿赂犯罪进行刑事归责。
因此,笔者认为 ,除了请托人自己为受托人提供性服务难以通过归入商业贿赂犯罪对象范围之外,将以金钱为背景、体现贿赂犯罪权钱关系腐败交易本质的性贿赂认定为刑法中的贿赂,并不具有解释论上的障碍。
2期待性盈利贿赂的性质认定与数额计算
实践中出现了大量给予受托人优惠购买货物机会或者低价提供投资渠道,使交易对方可能从中盈利 ,以便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案例,司法实践中分歧较大,难以判断其商业贿赂性质与数额 。《意见》出台后 ,提供期待性盈利是否可以认定为商业贿赂?笔者认为,对于期待性盈利的贿赂性质认定问题应当慎重,不能将所有的期待性盈利都认定为商业贿赂。
首先 ,提供有商业风险的期待性盈利不能被认定为“可以用金钱计算数额的财产性利益”,不属于商业贿赂。例如,行为人凭借敏锐的证券市场基本面判断能力 、技术面分析能力 ,囤积大量市值极其低廉却具有较大升值空间的股票、期货,在较低的价位转让给商业交易对象,为其日后高价脱手提供盈利机会 。受贿人获得此项经济利益或者规避财产损失也有风险 ,需要借助自己的商业运作,因此不能将具有高度风险性的投资等盈利机会认定为贿赂。
其次,提供没有风险的盈利机会给受贿人,应当认定为“可以用金钱计算数额的财产性利益 ” ,属于商业贿赂。因为该盈利机会的风险为商业行贿人所直接控制和承担,无须商业受贿人进行管理或者承担亏损。例如,请托人将自己开发的楼盘以远低于市场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内部价”转让给交易方 ,后其抛盘兑现,盈利丰厚 。这就是请托人主动让利或故意亏本,属于商业贿赂。
再次 ,受托人是否进行初始投资决定了商业贿赂数额的计算。期待性盈利的现实取得需要一定的初始投资基础 。部分期待性盈利的获得者自己承担了初始投资的份额,商业贿赂犯罪数额就只能限定在其通过该盈利机会运作而成的收益。部分期待性盈利的获得者根本就没有进行任何初始投资,完全由请托人垫付出资投入 ,商业贿赂犯罪数额就应当包括请托人的投资部分与受托人的实际获利部分。
收贿赂5000元如何处理
收受他人1000元是不会构成受贿罪的,但属于违规行为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 ,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1、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 、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贿赂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犯罪主体;
2、客体是国家机关管理活动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
3、客观方面介绍贿赂罪有促成行贿 、受贿双方建立贿赂关系的行为;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如果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收受1000元红包的 ,但并未利用职务的便利为送红包人的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不构成受贿,但是属于违规的行为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五条
受贿罪
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 ,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收5000元贿赂,不构成刑法上的受贿罪,不足以量刑 。
收5000元贿赂 ,不构成刑法上的受贿罪,不足以量刑。但受贿的财务,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 ,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 、客体要件 。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 、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次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受贿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 。但不应狭隘地理解为现金、具体物品 ,而应看其是否含有财产或其他利益成分。这种利益既可以当即实现,也可以在将来实现。因此,作为受贿罪犯罪对象的财物 ,必须是具有物质性利益的,并以客观形态存在的一切财物 。包括:货币、有价证券 、商品等,另外 ,对受贿人而言,其所追逐的利益的着眼点,既可以是该财物的价值,也可以是该财物的使用价值。所以 ,受贿罪中的贿赂财物,从一定意义上说,属于商品范畴;
2、客观要件。受贿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3、主体要件 。受贿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当然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拟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国有公司 、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4、主观要件。受贿罪在主观方面是由故意构成,只有行为人是出于故意所实施的受贿犯罪行为才构成受贿罪,过失行为不构成受贿罪。如果国家工作人员为他人谋利益 ,而无受贿意图,后者以酬谢名义将财物送至其家中,而前者并不知情,不能以受贿论处 。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
受贿罪的处罚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第三百八十三条
贪污罪的处罚规定对犯贪污罪的 ,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罚金 。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 ,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 、真诚悔罪、积极退赃 ,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 、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 ,可以从轻处罚。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 ,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关于“商业贿赂罪如何认定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捷一钧]投稿,不代表佳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ljlhy.cn/cshi/202507-144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佳连号的签约作者“捷一钧”!
希望本篇文章《商业贿赂罪如何认定》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佳连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商业贿赂罪如何认定”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商业贿赂罪如何认定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商业贿赂犯...